chén xiǎo míng
陈小明
发布单位: 大潮汕文化及族谱平台
分类: 潮汕人物 已阅览: 2
制作人:
   附言:
/32
提示:(1)制作人、附言中的文字可修改。(2)请注意文明用语,依法、依规使用。(3)生成的小卡片上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浏览该页面。
生成卡片分享
保存卡片

内容描述

       陈小明,1961年10月5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 。

       陈小明于1983年从中山大学化学系毕业;1986年获得中山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山大学工作;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2006年担任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担任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 。
       陈小明主要从事配合物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的研究 。

经历
       1961年10月5日,陈小明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
       1977年,通过考试,进入附近渔湖中学就读 。
       1978年,参加高考,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落榜,“没填服从分配” 。
       1983年,从中山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从中山大学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89年,在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历任助教、讲师 。
       1992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导师麦松威教授,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92年7月,在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曾担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199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月,被遴选为无机化学的博士生导师。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
       2000年—2004年,担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2006年—2020年,担任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10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同年,加入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团队,建立广东省巨轮股份化学材料与技术院士工作站 。
       2022年,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
       2023年3月,中山大学理学部副主任。
       2023年10月12日至2026年10月11日,揭阳市科技专家顾问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陈小明发展了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和结构调控方法,开展了动态变化和多功能等微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发展了溶剂热原位金属/配体反应方法,发现了十多种金属诱导有机反应,将有关的原位反应方法应用于微孔结构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促进了“溶剂热原位金属/配体反应”在杂环有机化合物合成方面的应用 。

•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4月,陈小明先后在包括《科学(Science)》《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0多篇;SCI引用次数累计超过3万7千次,H指数102。连续5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用化学家名录(2014-2018年) 。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6月中山大学网站显示,陈小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8年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0年 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2年 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7年 配合物控制合成与晶体工程方法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2年 微孔与磁性配位聚合物研究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陈小明认为,要在科技方面出成果,需要忍受得了孤独,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去做;同时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需要勤学苦练;此外,还要有浓厚的兴趣 。
       陈小明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从细、从严、从实”,鼓励学生立志高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创新实践能力。他坚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自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把学术前沿动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 讲授课程
       陈小明主要讲授《现代无机化学》和《单晶结构分析》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

• 编写教材
       陈小明与蔡继文博士合作编写教材《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9月第一版,2007年8月第二版 。

• 指导学生
       2001年,陈小明指导博士生童明良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010年,指导博士生程小宁的学位论文《系列羧酸配合物磁构关系研究及动态磁体构筑》被提名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7年 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1997年 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1998年 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 杰出青年学者奖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200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2年9月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科学奖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13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9年7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
       2020年11月 第14届日本配位化学学会国际奖(中国大陆首位获奖人) 日本配位化学学会
       2023年 2023年度卢嘉锡化学奖
       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
       2023年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杰出校友奖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

出版图书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
       《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第2版)是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小明、蔡继文,主要介绍了x射线晶体衍射的基本原理。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本书依据作者研究团队以及国内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功能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金属-有机框架的吸附与分离材料、异相超分子催化材料、荧光与传感材料、手性结构与功能材料、膜分离与膜催化材料、离子导电功能材料以及机纳米粒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2年—2016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6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17年6月 温州大学名誉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及副主任
       国家基金委化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国际分子筛协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委员会成员
       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
       中国化学会理事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

       《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

       《结构化学》编委

       《中国稀土学报》编委


人物评价
       陈小明在化学研究领域为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评)
       陈小明在国际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中做出杰出成绩,已形成重要学术影响,他已成为相关领域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推荐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