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驱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从词源角度来看,“春节”这个名字由两部分组成:“春”和“节”。“春”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一年的开始,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节”则意味着节日,即特定的、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特殊的庆祝活动。因此,“春节”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春天的节日,或者说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这也反映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更是一个象征着新生、希望和团圆的特殊时刻。至于春节的命名由来,由于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且这个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春节”,以此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及大自然的重生和更新。这个命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时间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自古及今,每年的第一个月都叫正月或元月。虽说叫法相同,但古代中国的不同朝代,正月的具体日期却并不相同,“春节”在我国历史上也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才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在潮汕地区,也就是粤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等地,一般农历初一不称“春节”,而会坚持传统说法“过年”,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虽然迁徙到粤东已有千年,但潮人依旧坚持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包括很多地方渐已消失的传统活动。
 
一、祭祖:
       很多地方过年已不再祭祖了,但大潮州地区却完整地保留着过年祭祖的整套仪式,从除夕开始连续三天祭祖,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如此,潮人家中都供奉着祖宗牌位,以方便逢年过节请出祭祀,也有一些地方会在祠堂举办祭祖大典。
除夕祭祖后,全家人都开始“洗花水”,也就是将将十二种花和树叶置入水中,然后洗澡,此习俗在其他地方几不可见。
 
二、拜老爷:
       在潮汕,“老爷”并不是“姥爷”(外公),也不是对官绅的称呼,而是对神明的尊称,特指伯爷公、土地公、灶神、妈祖等下界诸神,拜老爷就是祭神,潮人认为腊月廿四“老爷”会上天述职,所以这一天人们都会“拜老爷”,一是感谢老爷一整年的守护,二是祈祷来年心想事成。
 
三、做粿:
       潮汕人备年货时有一样必不可少,那就是做粿,粿是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包括红桃粿、鼠壳粿、甜粿、菜头粿等,其中红桃粿是潮人过年必备美食,也是祭祖及拜老爷时的祭品。
 
四、除夕吃鱼吃血蚶:
       潮汕人的团年饭也是极其丰盛的,其中必有鱼和血蚶,吃鱼时一般会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而血蚶状如金钱,吃血蚶寓意新年发财,血蚶一般烫熟即可,食用时仍带血,外地人来潮一般不敢多吃。
 
五、掼春盛:
       此习俗目前唯有潮汕地区保留,大年初一,潮汕人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礼物装在一对大春盛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春盛就是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每当舅子上门,亲家当然也会宰鸡杀鹅热情款待。
 
六、拜年带“大桔”:
       潮人拜年时一定要带一对“大桔”,大桔就是潮州柑,比一般桔子大,潮州话“桔”跟“吉”同音,大桔即大吉,送桔即送吉,客人告别时会留下大桔,而主人家则会另拿一对大桔回赠。
 
七、过年巡游:
       从大年初一开始,粤东各地都会有大型巡游活动,一般由各乡各村自己组织,巡游内容包括花车、潮州大锣鼓、英歌舞、布马舞、醒狮、潮州弦乐等,场面宏大壮观,煞是老热。
 
八、营老爷:
       大年初四,老爷落天,诸神归位,初五开始,潮人会举办自己独有的“全民狂欢节”——“营老爷”,营老爷指抬着“老爷”巡土安境,本质上也是一种古老的祭神仪式。
初五一早“拜老爷”后,潮人会将老爷请上神轿,由青壮年抬着,仪仗鼓乐前导,然后巡遍乡里每条巷子,再绕乡里边界游行一圈, 最后回到神庙,其间过程非常庄重,又极有观赏娱乐性,不到本地很难体会其中精彩。
 
       除了以上八点过年特有习俗,潮汕人也与其他地方一样会有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放鞭炮、烧烟花、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


       春节,对于潮汕人来说,是最能体现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节日,不管离家有多远,在外拼搏的潮汕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
       对于我们来说,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再忙、再远,也阻挡不了我们回家的急切。
       或许对于一些地区的人们来说,会时不时感叹“年味淡了”,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长大了,也许是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
       也就没有了孩子时期盼过年的兴奋之情了
       但是在潮汕乡村地区,那名目繁多的传统习俗,以及“营老爷”活动,让潮汕人的春节都充斥着满满的年味。
       在潮汕各城镇和乡村,都会在正月里举行“营老爷”活动。
       在春节期间,人们除了会制作美食来祭拜神灵外,还会举办“营标”、“做大戏”、“英歌舞”的多种方式来供神灵观赏。
       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事事顺意,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有赛特产、赛锣鼓、赛标旗等赛事,以此来欢度热闹、祥和的春节。


新年传说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万年历法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首节日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立春岁首具有重要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古人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历史变迁
上古春节雏形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上古社会人们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祇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上古春节祭祀主要表现为集团性的公祭,时间在岁末年初,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祭品丰厚,仪式盛大规整,是部落集团或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由天子主持,参加者是文武百官。早期的岁时祭祀应该是原始部落国家的公祭,我们虽然不能确切知晓当时的祭祀情形,但从考古发现的祭坛(如红山文化)遗址中可以想见当时的祭祀规模。
       岁终大祭是岁末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的隆重祭祀。在《礼记》中看到年终大祭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饮烝(zhēng)”,即宗庙祭祀大礼,同时要祭祀日月星辰、公共社神、门闾之神及门、户、中霤、灶、行等日常五祀。时间在夏历十月,这是周历一年的最后一月,所以要大祭诸神。一是大蜡之祭。年终的大蜡之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称为清祀,周朝始称大蜡,祭祀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畷(zhuì)、禽兽、坊、水庸等八神。
       天子在立春之日要到东郊迎气。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的天干日,如上辛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郊天之后,周天子还选择一吉利的地支日,如亥日,举行农耕仪式。天子亲自带着耒耜等农具,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的簇拥下,进入田间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为天帝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为了郊外祭祀的方便,帝王还要修筑郊天的圜丘。这种年节祈谷仪式成为后代王朝遵循的新年典礼。
       上古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依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逐渐改变,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岁首之月确定在建寅之月(夏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这样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其庆贺礼仪活动也保存下来。《荆楚岁时记》中仍有南朝时“秦岁首”吃黍米肉羹的记载,再到后世,演变为“寒衣节”。

汉朝中期以后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鸣、百戏腾跃、鱼龙曼延,一片欢乐景象。除非遭遇特大灾患,正旦朝会年年举行。有时新年朝会也会因为帝王的爱好有小小的不同。如在儒家经学盛行的东汉,讲经论学成为社会时尚,在正旦朝会之后,有时会插入一个有趣的节目,那就是辩论经术。汉光武帝刘秀在朝贺之后,让群臣能说经者互相辩难,如果该人学理不通,就要将其座席让给通达之士,侍中戴凭以其深厚的经学功力夺得五十余席于坐下。当时京师盛传:“解经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戴凭传》)这样的朝会对于混迹官场不学无术的官员来说,可就成了难过的“年关”。当然,这样的朝会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正旦朝会更多的是显示歌舞升平以及君恩臣义的融洽景象。
       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俗大节,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
       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在正日前的三天,家长与执事都要斋戒。正日是祭祀日,在家长、执事敬酒请神之后,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机,沟通自己与亲族、邻里的关系。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岁首卜年,是汉朝正旦的主要节俗之一。汉代人在正月旦预测一年水旱、年成丰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由于典籍缺载,对于魏时元会大礼,只能知道概略情形。魏司空王朗奏事说到岁首朝贺:故事,正月朔,贺。殿下设两百华灯,对于二阶之间。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矣。(《宋书•礼一》)
       在华灯之下,岁首朝贺之仪,想必美轮美奂。曹植《元会》诗给我们描绘了当日的热闹,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序,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fǔfú)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tà),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载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正月一日前晚,宫廷官员坐于端门外,大乐鼓吹等仪仗设于殿前。“夜漏未尽十刻,群臣集到,庭燎起火。上贺谒报,又贺皇后。”夜漏未尽五刻,群臣入殿堂各就位,“皇帝出,钟鼓作,百官皆拜伏”,皇帝坐定,群臣起身,然后依次朝贺,直到天明时分,皇帝分若干阶段接受藩王、使者、百官的恭贺,百官伏称万岁。皇帝赐众人饮酒饭食。六朝正旦元会时,在殿庭上设白虎樽,樽盖上有一只白虎,如果能在殿庭上直言进谏,就可开此樽饮酒。南朝宋代,废止了冬至庆贺礼,“唯元正大庆,不得废耳”(以上《宋书•礼一》)。梁朝元会,同样在正月一日子夜开始,“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地方州府岁首同样行庆贺之礼,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时,元日之时,“府州朝贺”(《南朝梁会要•嘉礼》)。

隋唐春节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节日,“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卢照邻《元日述怀》)。从唐代开始,春节被定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每岁正旦晓漏已前,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皆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谓之火城。由于早朝官员灯烛的繁盛,长安犹如“火城”。中书门下率文武百僚拜表称庆,由内臣宣答。地方诸道贺表,由礼部员外郎接受,取其中官阶最高人的贺表一通跪读进贺。民间元日合家团聚,设宴欢庆。白居易在江南与家人一道团圆度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诗为证。
       元日饮酒是对年轻人添岁的祝贺,“称觞惟有感,欢庆在儿童”(李约《岁日感怀》),同时也是对年长者的祝福,“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元日祈寿风俗流行。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度过春节,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情形:正月一日,家家立竹竿,悬幡子。新岁祈长命。唐朝人日风俗沿袭六朝,剪彩戴胜十分普遍。胜是一种具有特殊信仰意义的头饰,当时的胜大多用彩帛裁剪而成。
       正月十五上元节,在六朝时期主要是与春节相连祭祀的节日。隋唐时期,上元放灯、观灯成为春节的重要节俗。元宵灯会的兴盛从隋唐开始,历代相沿。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爱热闹的人,每年元宵他都要在都城洛阳举行盛大的灯会,招待外国使者,以夸耀中国的富庶。
       唐朝是一个气象万千的时代,元宵张灯风气更盛。八十尺高的百枝灯树,竖立高山之上,百里之外都能见到。二十丈幅的灯轮,“衣以锦绣,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朝野佥载》)。唐朝皇帝为了举国同乐,将以前正月十五一夜的灯会延长到三夜,规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三日;为了人们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取消平时的宵禁,即所谓“金吾不禁”。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北宋东京(今开封)“正旦大朝会”隆重威风,皇帝端坐大庆殿,四名身材魁伟的武士站立殿角,称为“镇殿将军”。殿上陈列仪仗,百官皆朝服冠冕,各路举人头名也身穿官服在朝廷站班。各州进贺官员各持地方特产品进贡。各国使者亦上朝入贺:辽国大使衣着紫窄袍,头顶金冠,冠的后檐尖长,像大莲叶;副使腰裹金带,穿着如汉服。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夏国大使副使,均戴金冠,着短小制服,穿红色窄袍。参拜的方式是叉手展拜。高丽与南番交州的使节参拜如汉家仪式。回纥人长髯高鼻,以长帛缠头,散披其服。于阗人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带妻子同来。各国使者不远万里,参加宋代岁首朝会,皇帝例行赐宴款待。辽人与宋人还要比试箭法,得胜有奖。
       南宋临安的“元旦大朝会”大体如北宋东京,皇帝坐大庆殿,百官、地方进奏官、各国使臣皆立殿庭。内殿侍卫厉声问:“班齐未?”禁卫人员随班奏:“班齐!”宰相领百官蹈舞拜贺,禁卫人员高声喧呼,名为“绕殿雷”。枢密使等称贺声毕,登殿,弯腰站立,百官皆鞠躬听制。皇帝制曰:履兹新庆,与卿等同。朝贺结束,就殿给宰执群臣赐宴,外国使者次日就馆赐宴。宋朝的岁首朝会比唐朝更为严肃,显示着皇权的威严。

元朝
       元朝学习了汉家仪制,岁首朝会亦隆重盛大。正月一日,百官待漏于崇天门下,也是夜晚五更入朝。皇帝、皇后先后入座大明殿,待司晨官报时,百官分左右从日精门、月华门进殿,分站两班,向皇帝、皇后鞠躬、跪拜,山呼万岁、万万岁。丞相上表祝赞:溥天率土,祈天地之洪福,同上皇帝、皇后亿万岁寿。
       然后给皇上三进酒,教坊奏乐。接着宣读中央与地方官的贺表与礼物清单,僧人道长、耆老、外国蕃客依次进贺。礼毕,大会诸王、宗亲、驸马、大臣在殿上赐宴。元朝帝王继承了中华岁首朝会大礼之仪,在盛大的新年庆典中显示太平气象。

明朝
       明代建国之初崇尚俭朴,对朝会之礼不大讲究,虽然在洪武元年(1368)定了正旦朝会仪,大略如宋朝元旦朝仪。但似乎明朝朝会只是例行公事,在国家生活中没有多大影响。我们翻检明人的著述,很难看到人们对元日朝会的记述,似乎朝廷上下对元日朝会没有兴趣。人们元日匆忙上朝、退朝,而朝官私下的民间交往显得更热闹。即使在皇宫,人们看重的也不是朝仪,而是日常的节俗活动。隆庆元年(1567)正旦,皇帝在宫中祭天,不用外面的特殊安排,祭品也不用太常准备。类似这样处理正旦朝仪,在明朝后期可能不是偶然。明朝是一个重农的社会,特别重视与农事相关的立春节仪,从资料上看,立春仪式替代了朝会之仪。

清朝
       清朝元旦朝会成为朝廷例行仪式,“凡元正朝会,岁有常经”。雍正四年(1726),定元旦宴仪。元旦早晨,王、公、百官分别在太和门外与午门外朝服等候,殿内布置完毕后,鸿胪寺官引百官入位,理藩院引外藩王公入殿。皇帝御太和殿,奏中和韶乐,王大臣就殿内,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就丹陛上,其他官员在青幔下,俱一叩,坐,赐茶。授茶礼仪中群臣就座次叩首两次。接着行进酒礼,大臣给皇上跪进酒,一叩,群臣皆叩。皇帝赐晋爵大臣酒,大臣两次叩谢皇恩,归座,群臣皆坐。皇帝进食,分给各筵食品、酒各一卮。然后是歌舞表演,先是蒙古乐歌进;其次,满舞大臣进,以满舞祝贺皇上新年添寿。“对舞更进,乐歌和之。”接着瓦尔喀氏舞起,蒙古乐歌伴奏。每队乐舞结束,都给皇上叩拜。杂戏演出完毕,群臣三叩,大乐奏起,鸣鞭庆祝,以韶乐结束,皇帝车驾还宫。元旦朝贺仪式结束。遇到皇帝大寿正庆或十年国庆,要“特行宴礼”,宴饮后的歌舞表演更丰富,如面具舞、马舞、朝鲜俳乐,回部、金川番童陈演百戏。(《清史稿•礼七》)直到晚清,元旦朝贺仪式依然进行。“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以后走访亲友。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节日方面是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春节在公共社会中的地位时常发生变化,当然民间社会仍一如既往地享受着自己的传统节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这样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在民国初年,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的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农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1月1日的头上。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这样,由于政治变革的原因,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民国新年”公历元旦,一是“国民新年”农历春节。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时间设定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国历代的岁首(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星辰历)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名称变革
       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在英语国家,一直被称作“Chinese new year”,有时简称CNY,或者Spring Festival。


外国新年
印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新年。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新年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新年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新年被人称为“痛哭新年”、“禁食新年”。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新年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秘鲁
       迎新年大打出手。每逢新年,秘鲁市场上便成了黄颜色商品的天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黄内裤。秘鲁人不分男女老少都会买上一条穿在身上,期望借此拥有“贴身”的幸运。
       秘鲁人用拳头迎接新年。秘鲁的库斯科市每年都会举行“打架比赛”。只要有胆量,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上场和对手比拼一番。选手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甚至彼此都不认识,人们打来打去就是为了将一年中积攒的怒气发泄出来,怀着一颗充满欢乐和希望的心情步入新的一年。虽然是拳脚相加的场合,但现场播放的却是喜庆的音乐。

朝鲜
       新年:稻草人中塞钞票,黄昏时分烧头发。朝鲜和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新年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新年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德国
       德国人钱包放鱼鳞,爬高祈求一年好运。德国人对新年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新年过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一年的运气。在除夕之夜,人们会点起灯,放起烟花爆竹来“镇妖除魔”、辞旧迎新。德国有句俗话“丰盛年夜饭,全年鱼肉餐”,所以德国人的年夜饭总是异常丰盛。
       新年钟声响起前,很多德国人会爬到椅子上,待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在德国农村还流传着一种风俗——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誉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羡慕。
       德国人新年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和鱼子都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这一天,面包和烘饼也被制成圆形、8字形、心形或者辫形,据说这些形状能抵御邪恶。

英国
       争着打井水,深夜开门迎亲友。在英国,新年似乎没有圣诞节那么隆重,但是根据传统,家家户户都会吃一顿丰盛的除夕宴。
       待到午夜降临,人们就开始了传统的大拜年活动,每个家庭都把大门打开,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小黑面包招待来宾。第一个来客通常被认为是新一年运气的象征,如果是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新年打井水是英国中部乡村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就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新年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
       除此之外,英国人新年一早出门时,总会带上一大把铜钱,不管遇到熟悉的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互相赠送。他们认为这样不但令对方一年有财气,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法国
       法国的新年本来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除夕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
       法国人认为新年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新年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意大利
       新年是意大利传统的重要节日,意大利人认为,新年前夜响声连天可以驱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们当晚就不停地燃放烟花爆竹,还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坛,并且把碎片统统抛到街上。新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里燃一炉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灭。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新年断了火,来年就不见天日,会招来厄运。

比利时
       在比利时,人们在新年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比利时人会走到牛、羊、猪以及自己的宠物猫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葡萄牙
       新年是葡萄牙的传统年节,而新年前后十天又是斗牛旺季,所以观看斗牛表演就成了葡萄牙新年的一大盛不过这里的斗牛与西班牙不同,葡萄牙的新年斗牛表演非常安全,公牛角的尖端在表演开始前已被锯掉,并在残留部分裹以棉布,而且斗牛士枪刺牛身的深度不得超过5公分。

西班牙
       在西班牙,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新年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美国
       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并不长,所以新年的民俗庆祝活动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相对平淡,除了狂欢和吃喝,人们大多呆在家里看电视或睡懒觉。不过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都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对美的赞赏中迎来新年。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著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在美国并不是最热闹的节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玫瑰花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届时用鲜花特别是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绵延数英里,车上摆满鲜花做的各种模型,不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着上百万电费城,有举行化装游行的传统,参加游行的人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装扮成妇女(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女人参加),随着彩车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据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独特。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就把破旧衣物付之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

墨西哥
       墨西哥的新年习俗有点怪,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传统习惯,如果想获得好运气,一年最后五天内是不准笑的。

澳大利亚
       澳洲吃馅饼选豆王,加拿大除夕筑雪墙。每年新年期间,澳大利亚都有选豆王的风俗,乡间小镇或者城市社区里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吃馅饼,谁能够吃到馅饼里的豆子,谁就成为了当地的豆王,据说来年豆王的运气一定会特别好。

加拿大
       加拿大人一直把纯洁的雪视为吉祥的象征,每逢新年到来之际,人们就把道路旁或院子中的积雪扫到自家住宅周围,筑起一道雪墙。他们相信,这样可以阻邪魔入侵,为新的一年带来幸福。

日本
       从12月29日到1月3日,全国统一休假。除夕夜,人们纷纷祈求神灵降福,这被称作“初诣”,之后日本人就静坐聆听108声“除夕钟”,而后便早早上床入梦。新年一大早,一家老小围坐一起,互相讲述前一夜的梦,以此来占卜新一年的吉凶。
       新年在日本叫“正日”,那一天早上,人们要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传统“正日早餐”,喝屠苏酒,然后去神庙参拜,或者走亲访友。以后一连三天,日本人要吃素祈福。不过日本城里人已经放弃了新年吃素的传统,只在除夕夜吃一顿素面,希望自己健康长寿。

波兰
       波兰的新年餐桌很清爽,人们在新年这天不吃荤腥而大吃青菜,据说这样来年可以事事顺心如意,波兰少女在新年这一天的装扮很特别,她们纷纷穿起兔形衣服。

保加利亚
       除夕夜,保加利亚人围桌吃饭时最希望自己能打喷嚏,因为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这家的主人就把一只羊、牛或马驹送给他,以感谢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在除夕钟声响过12下后,保加利亚人会熄灯3分钟,灯亮后,开始吃特制的新年蛋糕,蛋糕里放进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据说,谁吃了小硬币,谁的新年财运就会特别好。

匈牙利
       在匈牙利,抢喇叭是传统的新年庆祝活动,新年钟声敲响后,匈牙利人手拿喇叭玩具走上街头,举行通宵狂欢,人们互相抢夺手中的喇叭,边抢边吹,热闹异常,黎明到来后,亲友间又开始互相拜访,互赠新年纪念币。匈牙利人在新年时不准吃禽肉,因为鸡鸭等禽类是有翅膀的,人们认定吃了它们“幸福”会随之“飞走”。他们认为猪头象征幸福、兴旺,故在除夕之夜最好的菜是烤乳猪。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人的新年假很长,一般从12月24日延续到1月6日,新年来临前,年轻人就自发地在广场或市集表演圣经故事,新年当日,人们通常会举行化妆,头戴山羊面具的人走在前,带着各种动物面具的人们紧随其后,人们翩翩起舞,以示万物复苏,队伍中还有一位医生,不停用大号注射器向路人们喷洒“圣水”。

巴西
       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阿根廷
       受西班牙人影响,阿根廷人在新年钟声敲完后,也会抢着吃葡萄,不过他们还有另一道新年必吃食物——蒜瓣汤,据说蒜瓣汤可以驱邪避鬼,预示如意吉祥。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所以元旦一大早,合家老少就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他们用鲜花揉搓全身,洗去一切污秽,换来幸运美满的新生活。

巴拉圭
       为了纪念先烈,巴拉圭人把每年的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新年第一天,千家万户才开始生火做饭,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哥伦比亚
       新年前夕,各条街上都制作很大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言”,“遗言”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人们开心,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希腊
       人们用初生婴儿来迎新,应该是公元前600年始于希腊的一项传统,他们在祭祖时除了食物大宴外,会在旁边摆上一个新生儿,用来表示一年复始,万象更新。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的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这正是雨季即将结束,收获就要开始的季节。一年最后一天之夜,人们深着鲜艳的服装,各带一捆干柴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在广场上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围着篝火欢歌狂舞,欢迎新年。在农村,节日里,男男女女都穿着用手工织成的柔软白布做的民族服装,挨门逐户,互相祝贺,迎接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

加纳
       加纳在元旦时,人们用棕榈叶建成各式各样的房子,在房子里放着节日桌,桌上摆着诱人的新年菜肴——烧公鸡,全家老小都围坐在桌旁,那些在过去争吵过的人,借此机会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