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绿豆饼起源于清康熙末年施琅收复台湾时期的行军干粮改良 ,由惠来县隆江镇传承发展成潮汕地区代表性传统小吃 。
 
      惠来绿豆饼的制作工艺保留纯手工制馅、多层酥皮制作等核心工序,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品外皮酥脆掉渣,内馅清香绵密,采用传统油纸配红纸标签包装,既是日常茶点也是节庆祭祀的重要手信 。

历史沿革
       清康熙末年,施琅军队火头军苏顺成将行军干粮改良为绿豆馅饼,因消暑特性在闽南及潮汕地区流传。清康熙末年隆江镇形成标准化制作工艺,经数代改良形成独特配方。截至2023年,隆江绿豆饼制作技艺已传承超过300年,仍保持古法工序。

制作工艺
原料处理
       精选绿豆经浸泡后手工去皮,蒸煮至绵软后碾磨成无颗粒豆沙;
       面粉与猪油/植物油按比例混合,分表皮与油酥两种面团。

成型烘烤
       包制时外皮包裹油酥反复擀压形成32层酥皮结构;
       手工捏制成直径5 6厘米、厚1厘米的扁圆形生坯;
       使用铸铁平底锅文火烙烤,中途多次翻面至两面金黄。

品质特征
       形态规格:单片重量约25克,每筒净重250克±5克 采用双面烙烤工艺,成品厚度均匀控制在1厘米左右;
       感官特性:外皮呈金黄色,酥层清晰可见,轻触即碎;内馅保持湿润,可拉出细密丝状豆沙;
       风味特征:绿豆清香突出,甜度适中,符合潮汕低糖饮食习惯。